每次坐車經過福和橋往永和,
就會遠遠看到右手邊山上一片舊建築,一直好奇那有人住嗎?
原來這是臺北國際藝術村-寶藏巖聚落,聚落的名稱來自於廟宇「寶藏巖」
在1960年代,居民遷入後陸續有了許多違章建築,形成一個風格獨特的聚落型態,
與週遭發展繁榮的公館商圈有點格格不入,
經過多方努力,政府以新的改造計畫取代強制拆除,
目前已成為具文化資產意義的台北市定歷史建築,也是台北市指定的第一處歷史聚落.
寶藏巖因入口處歷史悠久的觀音寺得名,居民多半是榮民或軍眷,
最多時曾有200多戶,現在剩下20戶居民,另有20戶藝術家進駐,
這也是現在的寶藏巖變身為彩色的關鍵。
台北城內寸土寸金,寶藏巖這樣依山而建的老舊眷村在台灣少見,
在台北更是絕無僅有。
走進這就有一股濃濃的懷舊感
現在這已成為IG打卡熱門地點
這裡的建築都好特殊,
有種九份山城的感覺,
每個角落都會發現它的獨特風格,
都可以拍出很有特色的照片。
每一面牆都好適合拍照
樓梯也好適合拍照
天空的雲真美
這個角落是IG打卡熱門點,怎麼拍就看個人了。
每個角落都好有故事性
這張man哥走文青路線
目前還是有些住戶住在這裡,拍照之餘也要盡量不要打擾他們。
臺北國際藝術村-寶藏巖
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(捷運公館站一號出口)
電話:02-2364-5313
開放時間:週二至週日 11:00~22:00
週一休館,週二至週日展覽僅開放至18:00
開放時間僅限藝術村公共空間及展覽空間;
微型群聚開放時間依各群聚單位網路公告為主